网站首页
培训课堂
查询系统
工作站区
会员申请
顶 热 荐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职业教育须先行
作者:徐蓓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7313
“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再好的设计、图纸,也难以转化为产品。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经验说明,支撑制造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经过技能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5年5月8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文件指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需要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一批高级技术人才,而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却恰恰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孙太利委员对目前中国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进行了长期观察和详细分析,并与世界一流工业国家——德国的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对比。他说,在中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占到了60%,中级工35%,高级工仅为5%,而在德国,高级工的比例为35%-40%。
目前,业界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持两种看法:有些人认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应该通过高级职业教育来实现,应该开设更多的高等职业学校,并结合企业具体需求来进行职业教育;有些人则认为,真正的高级技术人才不应该是“从学校走出来的”,而是在获得初步的技术理论知识、取得中专、大专或者职业高中文凭之后直接去企业工作,在实操中磨练出来。
对于这一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大成在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完全拷贝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体制,那绝对是不成功的。”
郭大成委员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现在中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高,在深圳等城市,已经出现了百万年薪的高级技术工人。所以,我相信,随着市场对高级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杠杆作用不断加强,会有更多人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并且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最终成为高级技术人才。”他说。
孙太利委员则对提升中国职业教育水平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他认为,应该由教育部和国家工信委联合制定十三五期间,实施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方案。目标是培养一批高度胜任现代制造业岗位的现代“制造人”。“他们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他说。
孙太利的对接方案包括:一是制造专业对接。围绕发展航天航空制造、轨道交通、核电装备、智能装备、海洋工程、港口机械等专业,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二是重点校企实行一对一深层次对接,企业是学校的定点实习基地,学校负责为企业梯次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制定5-10年培养人才规划。三是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模式。
此外,他认为,还应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完善对技术工人的评价机制,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生活福利,鼓励技能人才以智力资本入股或参与企业分配。
上一篇文章:
回归本质,推进职教改革
下一篇文章:
消除歧视职业教育现象须从制度设计上解套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最新5篇热点文章
英高规格迎接习近平到访 将安排…
[
2794
]
习近平2015年首访故事:从全家…
[
2794
]
吉林:风生水起看职教
[
2794
]
"鸡肋"变"鸡腿" 今年起职教改革…
[
2794
]
习近平给领导干部定的20条铁律…
[
279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习近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
[
3387
]
习主席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
[
3610
]
开工讲目标最多 习近平用担当疾…
[
8835
]
习近平周密部署防汛抗洪抢险救…
[
9408
]
习近平会见韩国国务总理黄教安…
[
6893
]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
[
3387
]
习主席2019新年贺词:我们都是…
[
3610
]
开工讲目标最多 习近平用担当疾…
[
8835
]
习近平周密部署防汛抗洪抢险救…
[
9408
]
习近平会见韩国国务总理黄教安…
[
6893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2-2021
中国商业技师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协会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咨询电话:010-64465467
E-mail:
:cbma001@126.com
京ICP备200171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858号